从近期发布的2022年2季度和6月份数据来看,当下中国经济喜忧参半,忧大于喜。喜的是经济正在从此轮疫情的冲击中恢复,忧的是始于去年下半年的内需收缩态势至今仍未明显好转,特别是地产行业的情况还在恶化。而就算目前还算稳健的外需,前景也难言乐观。在出口将面临更大压力的时候,国内政策需要在地产行业这个内需衰弱的主要源头处想办法,扭转内需收缩的态势。当前地产行业的情况已弱于前几轮周期底部的水平。地产行...
美国股市在最近两周显著下跌。较高的通胀并非下跌的主要原因。因为尽管近期发布的美国5月通胀数据读数较高,美国金融市场中的通胀预期却不升反降。再加上股票是通胀保值资产,美股涨幅通常与通胀预期正相关。近期将美股吓倒的是美联储的“缩表”。今年6月,美联储已经开始缩减其资产规模,正快速卖出其持有的包括通胀保值国债在内的美国国债,从而显著推升了美国国债真实利率。由于美股涨幅与美国国债真实利率长期负相关,...
调控经济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当下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在疫情和地产。在疫情冲击之下,2022年4月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全面下滑。但从高频数据来看,疫情对我国经济活动的冲击程度可能已到峰值,最坏的时候很可能正在过去。 地产是当前我国经济的又一个关键。目前,地产行业的恶性循环仍未被打破,整体处在极为反常的状态。在过去十几年中,地产行业的融资对利率高度敏感。但延续了十几年的按揭贷款增速与国债收益率降幅之间的...
预期差是那些让市场感到意外,因而引发市场预期调整的事件。2022年5月4日美国股市戏剧性的波动显示了预期差的威力。当天,美联储虽然宣布了加息和缩表的货币紧缩措施,但市场发现货币紧缩力度不如之前担忧的那么大,美股反而大涨。有不少投资者相信,如果某一事件的预期已经被充分包含在了股票价格中,那么后续这一事件真发生的时候就不会有预期差,股票价格也不会受影响——但很遗憾的是,这种想法不太正确。预期差确...
2022年4月下旬,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明显上升。在美联储加息,以及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并不让人意外。在分析接下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时候,重要的问题不是人民币为什么对美元贬值了,而是人民币对美元为什么没有贬太多?当前人民币汇率韧性的来源之一是我国民间国际资产负债状况的稳健。2015年“811汇改”之前,我国民间处在外债偏高的外汇资产负债错配之状况。而目前,我国民间外汇资产负债情况...
我国GDP增速在2022年1季度回升,但回升势头并不稳固。今年2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有二次探底的风险。这风险既来自因疫情而生的新一轮供给冲击,也来自于一直未能有效缓解的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压力。当下我国经济需要的不仅仅是稳住预期,还要防止悲观预期的自我实现,避免地产行业的情况蔓延至整个宏观经济。目前地产行业的预期已经转为悲观,悲观预期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已经形成。在这循环中,地产开发商信用风险的上...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是北约持续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和生存空间的结果。而乌克兰近些年采取的外交策略是俄乌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战略诉求是以战促谈,逼乌克兰签订城下之盟,迫使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的意图,从而获得安全保障。为了让俄乌战争中的博弈向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俄罗斯必须要表现出不怕打大战而玉石俱焚的态度。因此,短期内战争烈度走高的可能性不能忽视。而...
GDP是衡量一个经济体总产出的数量指标,也是一个反映经济质量的指标。发展GDP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GDP并不是各项最终产品的简单加总,而是各种产品用价格折算之后的加总量。各种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决定于不同产品的供求关系,反映了人对不同产品的偏好和评价。中国GDP代表了全中国人民对中国总产出的价值评价。GDP本身并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只是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幸福生活的手段。要让这个手段...
中银证券研究总监兼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稳增长政策已开始显效。从月度数据看,基建投资增速在去年下半年触底,今年上半年将明显回升。地产投资的单月增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触底。他表示,今年A股市场有两条主线值得关注:一是寻找与稳增长政策相关的低估值板块,二是发掘受疫情影响减少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时,新能源板块的基本面前景仍然向好,但未来很难出现资金推动型的板块普涨。 基建投...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稳字当先,对今年过于严厉的宏观政策进行了纠偏。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均与偏紧的政策有关,政策纠偏因而非常必要。在政策快速纠偏后,中国经济有望在2022年迎来开门红。偏颇的政策反映了政策背后的不当认识。因此,仅政策纠偏还不够,还需纠偏政策背后的认识。相信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才会用较大篇幅论述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的...
我国经济增长仍面临着明显的下行压力。我国GDP同比增速在今年3季度下降到4.9%,并预计在4季度还会进一步走低。从需求面来看,基建投资和地产投资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其背后,是国内紧缩政策对基建和地产的打压。在不少人眼中,基建和地产蕴含着不小风险,政策对其打压是防风险的合理之举。基建投资的问题是项目投资回报率较低,难以覆盖融资成本。出于控制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考虑,收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
在未来的一系列备忘录文章中,笔者会把自己证券投资研究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把偶有所得的喜悦传递给读者。这第一篇备忘录会讲什么是证券投资研究,以及这种研究有什么特点。对证券投资研究的定义要从对投资的定义开始。投资行为的共性是牺牲当前的经济利益,以获取未来可以预期的经济收益。证券投资则是指经济主体在证券市场中交易证券,以获取未来可以预期的经济收益的行为。对证券投资者来说,有大量公开信息可供使用,...
宏观分析不等于微观分析,将宏观经济简单类比为一个微观主体(如把经济比作一个企业)是对宏观经济的误解。只有用宏观思维来分析宏观经济,才能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给出恰当政策建议。对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的区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有过精辟阐述。他说:“即使是最大的公司,也只会把一小部分的产品卖给自己的员工,然而即使是极小的国家,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也主要是卖给国内的。” 在国家的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着只...
全球再循环中的经济和市场逻辑可概括为五句话:疫情进入下半场,国内还是老味道,全球已入再循环,市场存在预期差,周期资产有机会。全球再通胀和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是全球再循环中的两大趋势。预计美国和中国国债收益率都会走高,我国信用风险收敛;A股走牛,且风格倾向于低估值周期板块;美元继续走弱,人民币对美元温和升值;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但黄金的表现不会太好。在2020年11月24日,笔者发表了文章《全球...
新冠疫情已进入下半场,全球感染人数虽持续攀高,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已经明显小于半年前。相应地,全球经济已从2020年上半年疫情砸出的深坑里复苏,并带动我国出口表现亮眼。
•疫情爆发之后,中国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刺激政策导致了二者间“互补式复苏”的格局——我国生产的复苏好于发达国家,而终端需求的复苏则不及发达国家。“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国际大循环因而得以重构。
•“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全球再循环不会